在美国选学校吗?
最近好多同学问我要不要选择某所学校,该选择哪所学校。其实选择学校这件事情上,每个人的考量因素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可能会看重学校的综合排名,有的人可能更在意专业的排名,还有的人可能更关注所在地区的安全性。总之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
但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在选择美国大学的时候还是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学术能力(Academic Performance) 这一方面主要从本科生的毕业率、学生的平均GPA水平两个方面来评估。
众所周知,美国的高校实行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大多数的高校要求本科生必须修满120-130个学分才能毕业,如果学生达不到这个基本学制的要求,即使修完了所有课程也不会发放毕业证;而GPA的评分一般也是4.0制满分计算,3.0以上就算达到平均水平了。 如果能进入一所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且学生们GPA水平和能力高于全国平均值的大学,那么你的学术能力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我们所说的学术能力并不是说在本科阶段就能学到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能够掌握多少项专业技能。
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都是可以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我们所说的学术能力实际上更多的是指一种研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才是你未来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而一些名校之所以能稳居排行榜前列,正是因为其在培养这样的学术能力方面做得很到位。 如果你更看重学校的学术能力,那么你可以优先选择排行列前的名校。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很多顶级名校虽能在本科阶段给予学生高水平的通识教育,但它毕竟不是一个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专业院校。
如果你对某专业有着极度狂热的研究欲望,希望能够在毕业后继续深造,那么建议你还是选择专门的研究型院校。 就业能力(Employment Potential) 在选择学校时还要考虑该学校的就业能力。毕竟毕业后找工作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如果能在本科阶段就选择一所能为今后职业生涯提供良好基础的院校,那就再好不过了。
美国大部分大学的本科学位都是遵循通用的职业学习体系(career-driven learning patten),即先修足够多的核心课程,以确保学生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再选修一定量的灵活选课系统(flexible elective system)的课程,以便学生能把有限的本科时间投入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上去。
在这种制度下长大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对于今后的求职是很加分的。 因为企业最看重的并不是你来自于什么名校,而是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工作。而拥有过硬专业知识又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
在选择学校时,如果你更重视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妨重点考虑那些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名校。 但也需要注意,就业率不能代表一切。有些学校虽然在整体排名不高,但其某些专业却排名相当靠前,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同样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所以,在选择学校时千万不能目光短浅,被一时之得失所左右。
应该放眼长远,多考量自己在今后的人生中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支撑。 性价比(Value for Money) 所谓“性价比”不是说校方的学费有多高,也不是说该校为学生提供了多么丰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机会。
在这里我所说的性价比是指你能否适应学校的高强度学习和科研环境以及能否在这个环境下获得最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A同学家境殷实,B同学则相对贫苦。虽然A能支付最昂贵的学费,读最热门的专业,但B通过申请极高的奖学金也可以念同样的书。那么B的择校策略就高于A。
再比如,有的学校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成本低廉,但教育资源丰富;而有的学校位于繁华的都市,生活成本偏高,但能有更好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对于留学预算有限,又希望得到最佳教育的同学们来说,在选择学校时要尽量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力求做到花费最少的时间和金钱,并获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