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去日本留学?

唐玮玲唐玮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日本是当时中国能去的,唯一一个可以叫做“西方”并且比较近的留学目的地了。 甲午战败之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陆海空全方位开始了,但毕竟还是陆海居多(东北和蒙古),所以清廷在陆海军上的投入就非常多。

1903年北洋马步队出国学习,挑选了250名士兵到德国学习军事,这是清末赴欧洲留学的最早记录。次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派人去德国订购兵器,顺便挑选留学生,共计186名,前往德国留学,这些学生学成后多成为清末民初的军事人才。 1907年到1911年,清廷还数次派留日学生团到日本参观学习,人数达到470人之多,他们先后前往日本陆军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以及早稻田大学等知名学府,学习军事和经济等科目。

这个时期,日本是中国能去的一个不错的留学目的地了——日本虽然经济发达了,但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仍然是近代意义上的西方(虽然军国主义气息浓厚);而且去日本的留学费用要比去欧美低廉的多(学费和生活费都比美国便宜不少),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所以去日本的路线是比较安全的。

再加上此时日军正在扩张,有入侵朝鲜和中国东北的野心,国内亲日势力很大,因此清廷派留学生去日本也算“投名状”,得到日本的一些资助也属正常。当然,这些留学生中也有很多人后来成为了著名的革命党人或者建立民国的功勋。 民国建立后,国民党一心想北伐统一中国,而日本也想趁此机会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于是在1925年至1929年间,为了巩固“满蒙独立”的傀儡政权,日本又开始从中国本土大量掠夺人才,前后共有1700余名年轻人因“教育派遣”而来到日本,他们在东京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帝国大学等知名学府专攻政治、经济及军事等学科。

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在国民党内担任要职或政府高官的不在少数,例如孔祥熙、宋子文、张群、俞大维等人都是这一批留日的典型代表。国民党将领中的许多高级军官也是在这一时期留学日本的,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和张灵甫都曾在日本陆军大学进修。 随着抗战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的陪都迁至重庆,并成立了三青团作为培养青年干部的机构,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男女被送到英国和美国留学,日本留学的通道就此关闭。

符芳滢符芳滢优质答主

其实他们不是“去”日本的,他们是去了法国的里昂中央工艺学校(现在是国立中央工艺美院)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美术的(包括建筑和雕塑)。 为什么选择这两所学校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两所学校在近代中国都是培养最多人才的院校。 建筑方面,包豪斯的前身就是由它们建立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代表人物勒·柯布西耶是巴黎高美的毕业生;

而毕加索、马蒂斯、梵高的早期作品都是在里面完成的。至于雕塑方面的罗丹、马约尔等更是不用说了。 另外一点原因是由于一战爆发的时候,很多留学生都选择回国参加抗战。这些学生大多都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投身到了文化艺术领域从事各种文化建设工作。 对于艺术而言,这两个学院是民国时期最好的地方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