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和皇家医学院哪个好?
我是1958年进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的,1963年毕业。我的导师是著名放射化学家、两院院士杨承宗先生。我在清华学习的时候,正好是我国核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上的专业是当时非常火的放射化学。这个专业学的东西非常多且杂,有物理、化学、生物、天文乃至军事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数十门不同学科的课程。虽然学习期间感觉都学得很肤浅,但为日后打下了广博的基础。
大学时期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自己对于科学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方法。那时正是大搞科研的时代,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做实验,做项目,向科学进军。记得最清楚的是做放射化学的同位素分离,用简单的玻璃仪器做质谱分析,从矿石中提炼铀、钍等元素并测量其放射性强度。因为那时刚刚提出研制两弹,这些简单的实验对于掌握核技术至关重要。
我们还经常到中科院核研究所参观学习。记得有一次去见识他们的加速器,他们特意为我们打开加速器控制室内的大门,让我们这些学生能近距离地看一看、感受一下20世纪60年代最新式的重子加速器——那是世界上最小的工作状态的重子粒子加速器!
我们在清华除了正常的学生生活之外,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我加入了校合唱队,参加了许多歌咏比赛;还加入了一个关于文学艺术的小型社团,定期举办一些小型演出和作品发表会,让我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文学和表演才能(尽管这些才能直到很多年后才得到充分发挥)。
在清华的日子是紧张而又充实的。那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因此也没有机会出去看看。我一直认为我离开祖国的时间应该是在1978年拨乱反正之后,因为我自高中起就一直以“反动学生”的身份接受改造。所以1978年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出国或者下乡的事情。 (当然,最后我还是出了国,而且再也没有回去过……)